...苏伊士运河又被堵住,此次拥堵造成了哪些影响?
1、苏伊士运河堵塞还会产生蝴蝶效应,影响全球石油、天然气、卫生纸等的供应,造成涨价。
2、伊士运河出现堵船现象,这无疑对中国外贸产生影响。许多中国船只需通过苏伊士运河,此次事件导致运河拥堵,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航线造成短期干扰。然而,这一事件并不仅仅影响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地区的经济也遭受重大损失。
3、第四,有可能造成全球卫生纸的短缺。卫生纸木浆生产公司通常都是通过散装货船运输木浆,这次拥堵会造成发货延迟,如果生产商没有充足的库存,纸浆贸易的中断最终会影响卫生纸供应。最后, 苏伊士运河的拥堵会对全球贸易带来巨大影响。
4、油价升高 许多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运输船只也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这次拥堵,严重影响的原油、天然气的供应,致使全球油价上涨。运输公司成本增加,公司赔钱,员工下岗 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这次事故很可能导致相关公司成本增高,一些小公司因为供应链断裂、或者成本增加,导致破产,进而出现人员失业现象。
5、苏伊士运河“大塞船”每小时损失高达4亿美元(约26亿元),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更对全球贸易造成巨大影响。若不及时疏通,恐还将导致海运价格大幅波动。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运河被堵塞后,作为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周三飙升了85%,达到每桶652美元。
海运运费暴涨属于不可抗力吗
海运运费暴涨不属于不可抗力。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二是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在实践中,对不可抗力的认定是很严格的,要与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正常的贸易风险区别开来。
海洋地震(海啸),战争,冰山,海域污染都是啊。凡是承运方不可预料,并主动规避(须提出证据)而不成功的都是不可抗力因素。
但是在遭遇不可抗力后,依然向货主收取显然有失公允。尤其是通过“合谋”的方式收取。 事实上,疫情期间,正是因为这些暴增的费用给美国进口商、出口商、中间商和卡车司机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也让三大全球航运联盟收获颇丰,因此,才成为FMC监管的重点,并提出需要明确规制和进行调整。
其次,燃油价格是影响海运运费的重要因素之一。燃油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船舶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运费。如果燃油价格上涨,船公司可能会调整运费以维持其利润水平。此外,市场需求和供应也会对海运运费产生影响。如果市场需求增加,而供应不足,船公司可能会提高运费以应对需求。
同理,因为以CIF术语成交,A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向保险公司同样按仓至仓条款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而货物运抵港区货位后,港区遭遇海啸侵袭,导致货物全损,那么,买方也能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注:如果海啸属于不可抗力,即海啸不在一切险范围内,则答案相反。
运输合同责任条款则明确了船方与货方之间的责任划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会有各种风险,如天灾、海盗袭击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这些责任的划分在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这对于避免纠纷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合理的责任划分能够让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有助于降低风险并减少经济损失。
全球港口面临65年来什么样的最大危机?
1、受疫情反弹影响,多地港口拥堵再次加剧。有媒体称,当前反复的疫情或许会让全球海运系统面临65年以来最大的危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353艘集装箱货轮正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外排队,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2、港口基建老旧吞吐量变小 因为这次疫情,也直接暴露出很多港口基建老旧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使得某些大型的船只通港口受限,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来帮助其通过,在过去,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但是因为疫情,大量船只堵塞在外,已经造成了整个运输链的进度缓慢,这也就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
3、在2021年的某些月份,美国港口进口量同比增长高达65%,这是由于消费者需求增加、零售商囤积商品以及2020年初的零售额较低造成的。到2021年秋天,进口量的增长率恢复到个位数,今年应该会保持不变。尽管如此,在2022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预计进口集装箱的数量将接近历史高位。
跨太平洋航线运输时间大幅缩短,现货运价继续下降……
随着有关货运衰退和海运现货运价下降的讨论升温,跨太平洋航线的运输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尽管美国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进口量达到了历史新高,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77%,但中国需求的减少和疫情封锁导致美国西海岸港口的拥堵有所缓解。
根据Xeneta最新航运指数,长协运价在5月创下30.1%的创纪录涨幅之后,6月仍上涨1%,这意味着该指数比去年同期高出170%。但随着集装箱现货运价的下降和托运人有更多的供应选择,月度进一步上涨似乎不太可能。